每一座城市,都有不同的景點,宗教,生活節奏,文化,語言和氣候。 它們就像是一首首不同的旋律在演奏著當下的狀態,千姿百態。

現在的仰光,就好像是二三十年前的吉隆坡,唯一和時代最接近的就是他們都有在用著蘋果和三星手機,都同樣有Facebook。 至於其它方面,還是比較落後的。

或許幾十年後,這座城市已經發展蓬勃,到處都是高樓大廈,人民打著領帶穿著西裝上班。 不過,記錄在這裡最真實的生活狀態,是我離開仰光之前,最想留給他們的禮物。

仰光比吉隆坡的時間是慢了一個小時半,也就是說,我來了仰光是偷了一小時半的時間,但這個遲早是要還回的,除非我不打算回國了。 到了仰光的第一站就是昂山市場,這裡主要賣些紀念品,木雕,衣服,當然少不了著名的緬甸玉。 我在這裡買了一條當地男男女女都穿著的筒裙,女生穿的筒裙叫-牠敏,男生穿的筒裙叫-籠基。待會兒你就看到我在寺廟裡穿著籠基了。

逛了昂山市場,下一站來到了市中心的獨立廣場和鄰近的蘇雷寶塔。 緬甸是在1947年獨立,已經有六十多年的獨立歷史,但國家開放是這近十年的事情。

蘇雷寶塔是仰光市中心的地標,他們計算建築物離市中心的距離就是以蘇雷寶塔為中心點。 緬甸人進廟有些習慣,就是不穿鞋襪進入,不能見膝蓋,進入寺廟通常順時鐘繞,不燒香。 還有一個特別之處,就是這裡的每座寺廟,都有八個角落,每一角落代表星期一至星期天,而每一天代表代表不同的生肖。 緬甸人的生肖和中國不一樣,他們有八個生肖: :妙翅鳥、老虎、獅子、雙牙象、無牙象、鼠、天竺鼠以及龍(娜迦)。 我的生日是在落在星期五。 所以我過後進的每一座寺廟,都會找星期五來拜拜。

晚上的蘇雷寶塔,離旅館很近,所以跑出來拍了一張夜照。

來到仰光大金塔,果然金碧輝煌,寺內有六十多座小塔。 由於是赤腳進寺廟的,所以走著走著,腳板好像都快要燃燒了…

有沒有看到一條美人魚~

去了一家道地的餐館午餐,感受一下當地的食物。  我發現緬甸人都是一盤白飯,然後一小碗肉,就這樣吃一餐了。

乔达基卧佛寺

Nga Htat Gyi 寶塔,在仰光真的很多寺廟和寶塔。 一整天的行程幾乎都在走寺廟和寶塔。

皇家湖

Botataung 寶塔

市中心大多數都是商店形的市場,很少大型的購物商場。

第二天的早晨,前往歷史悠久的中央火車站,打算乘坐環城火車。

中央火車站

環城車票一張是緬甸幣200 (馬幣不到1塊錢),三小時的路程環仰光一圈,沿途三十多個站,可以看風景,也看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。

三天兩夜的行程很快就接近尾聲了,又是時候要還回那偷了的一小時半。 再見仰光(陽光)